发布时间:2025.10.16 浏览次数: 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
 
一、ZR-WDZ-YJV型电缆的材质环保性:真正实现“低烟、无卤、低毒”的绿色电缆
ZR-WDZ-YJV型电缆的环保属性,集中体现在其型号中的“WDZ”标识上,代表无卤低烟阻燃(W:无卤;D:低烟;Z:阻燃),是现代建筑与公共设施中对安全与环保双重要求下的优选线缆。其环保性远超传统含卤阻燃电缆,具体从以下几方面体现:
1. 无卤材料设计,杜绝有毒气体释放
● 
绝缘与护套材料:采用无卤阻燃聚烯烃(如交联聚乙烯XLPE+无机阻燃填料),完全不含氯、溴等卤素元素。
● 
燃烧表现:火灾发生时,该材料燃烧产物主要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,不产生氯化氢、二噁英等剧毒腐蚀性气体,极大降低人员中毒风险。
● 
对比传统PVC电缆:普通阻燃电缆(如ZR-VV)燃烧时释放大量黑烟和HCl气体,能见度低于5%,且对设备和人体造成严重腐蚀;而ZR-WDZ-YJV的烟密度透光率可达60%以上,符合GB/T 17651、IEC 61034标准要求。
2. 阻燃机制环保,无二次污染
● 
阻燃剂类型:使用**氢氧化镁[Mg(OH)₂]、氢氧化铝[Al(OH)₃]**等无机环保型阻燃剂,燃烧时通过吸热分解(脱水反应)降低温度,并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层,抑制火焰蔓延。
● 
环保优势:此类阻燃剂本身无毒、无味,分解产物为天然矿物成分,不会污染环境,避免了多溴联苯醚(PBDE)等卤系阻燃剂的持久性有机污染问题。
3. 低毒与环保认证合规
● 
重金属控制:严格限制铅、汞、镉、六价铬等有害物质含量,符合RoHS指令、GB/T 26572电子电气产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。
● 
废弃可回收性:铜导体可100%回收再利用,护套材料虽为改性聚烯烃,但不含卤素,焚烧处理时不会生成二噁英,符合绿色循环经济要求。
4. 适用场景高度契合环保需求
● 
特别适用于人员密集、疏散困难或对空气质量要求高的场所,如:
○ 
医院、学校、商场、地铁、隧道、高层住宅、数据中心等;
○ 
消防系统、应急照明、安防监控等关键回路,确保火灾时通信与供电持续可靠。

 
二、ZR-WDZ-YJV型电缆的截面与载流量关系:科学选型,安全与经济并重
电缆的截面(mm²)是决定其载流量(A)的核心参数,但实际载流量受敷设方式、环境温度、芯数、绝缘材料等多种因素影响,需综合评估。
1. 核心规律:截面越大,载流量越高(正相关)
● 
物理原理:根据电阻公式 R=ρLSR = \rho \frac{L}{S}R=ρSL,截面 SSS 越大,电阻 RRR 越小,焦耳热 Q=I2RtQ = I^2RtQ=I2Rt 越低,温升越小,因此可承载更大电流。
● 
绝缘耐温优势:ZR-WDZ-YJV采用XLPE绝缘,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为90℃,短时过载可达130℃,远高于PVC绝缘电缆(70℃),因此在相同截面下,其载流量更高。
典型截面与标准载流量参考(空气中明敷,环境温度30℃,单根敷设):
截面(mm²)
载流量(A)
典型应用场景
10
≈65
家庭大功率电器、小型动力设备
16
≈84
中型电机、配电分支回路
25
≈109
小型配电箱进线、中央空调
50
≈147
工业设备主电源、楼宇干线
95
≈208
变电所出线、大型机组供电
150
≈265
高层建筑总配电干线、区域供电
2. 影响载流量的关键修正因素
影响因素
对载流量的影响
修正建议
敷设方式
 
 
- 穿管敷设
散热差,载流量下降10%-30%
按明敷值×0.7~0.9修正
- 埋地敷设
土壤热阻高,散热慢
需查表修正或增加间距
- 多根并列敷设
相互加热,降低散热效率
载流量乘以0.8~0.9系数
环境温度
 
 
- 温度>30℃
每升高10℃,载流量下降约10%
高温环境需降额使用
- 温度<0℃
材料变脆,机械性能下降
注意低温敷设保护
电缆芯数
 
 
- 多芯电缆
线芯间相互加热,散热差
同截面下,3芯、4芯电缆载流量低于单芯(如10mm² 3芯载流量约58A)
绝缘材料
 
 
- XLPE vs PVC
XLPE耐温高,载流量提升10%-20%
优先选用XLPE绝缘产品
3. 选型原则:避免两大误区
● 
❌ 误区一:小截面带大负载
○ 
后果:电缆长期过载,温度持续升高,加速绝缘老化,导致绝缘碳化、短路、起火,严重威胁安全。
○ 
案例:用10mm²电缆承载80A电流,远超其65A载流量,短期内即可能引发故障。
● 
❌ 误区二:大截面盲目浪费
○ 
后果:采购成本显著上升(铜材占比高),电缆更粗更重,敷设难度加大,桥架空间紧张,施工成本增加。
○ 
建议:按实际负载电流+裕量(通常1.2~1.3倍)选型,兼顾未来扩容需求,但不过度冗余。
4. 科学选型建议
1. 
计算负载电流:根据设备功率 PPP,使用公式 I=P3⋅U⋅cos⁡ϕI = \frac{P}{\sqrt{3} \cdot U \cdot \cos\phi}I=3⋅U⋅cosϕP(三相)或 I=PU⋅cos⁡ϕI = \frac{P}{U \cdot \cos\phi}I=U⋅cosϕP(单相)计算。
2. 
初选截面:根据负载电流查表选择满足载流量的最小截面。
3. 
修正验证:结合敷设方式、环境温度、并列根数等进行载流量修正。
4. 
校验压降:长距离供电时,需校验电压损失(一般不超过5%),避免末端电压过低。
5. 
综合决策:平衡安全性、经济性、施工便利性,优选ZR-WDZ-YJV等环保高性能电缆。
 
本文共分 1